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孙成友:用“不离不弃”诠释“视如己出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王元斌
    2017-05-16 19:54:24    来源:石嘴山日报   转载

    孙成友:用“不离不弃”诠释“视如己出”


    每天做好饭,孙成友(左)都会先端给儿子吃。石嘴山日报记者 周丽华 摄

      1995年至今,他时常被不是自己亲生的患病儿子折腾得夜不能寐,食不知其味,但他却超越了血缘之别,尽心尽力抚养儿子;2012年至2015年,他不分昼夜地帮妻子按摩止疼,扶妻子如厕,尽到丈夫的职责。

      而今,他已是一名77岁的老人,身边却没有了妻子,有的只是他对逝者的承诺和对患病儿子不离不弃的守护。

      日前,记者走近获得“2016年石嘴山市最美家庭”称号的孙成友,用心感受他用“不离不弃”诠释“视如己出”。

        真情 半路结缘

      22年前,孙成友独自带着六个子女生活,日子虽然艰辛,但为人父的责任没有让他放弃生活、放弃子女。经过不懈努力,孙成友一家人的生活日见起色,他的子女也相继成家。

      1990年,孙成友经人介绍认识了葛玲娣,当时,葛玲娣带着三个子女独自生活,生活贫苦,两人便萌生了在一起生活的想法。结婚前,孙成友了解到葛玲娣患有心脏病、关节炎等疾病,不能干重活,不能经常外出,她还有一个患有精神智力一级残疾的儿子。面对葛玲娣的一往情深,孙成友下定决心要和葛玲娣在一起,共同挑起生活的担子。结婚后,两人恩爱有加,两人的孩子也相继成家,日子过得甜蜜幸福,但葛玲娣一直有个心病,就是怕孙成友不能容纳那个患有智力残疾的继子王立军。

      “我们结婚时,王立军18岁,智力只有几岁孩子的水平,现在王立军已经45岁了,智力还是几岁孩子的水平,能不能容纳他现在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了。”说起妻子的心病,孙成友说道。

        陪伴 不离不弃

      虽是半路结缘,但孙成友和葛玲娣感情很好,面对患病的儿子,他们将其照顾得无微不至。2012年,不幸再次降临,葛玲娣因心脏病复发和关节炎等疾病困扰而瘫痪在床。

      那一年,孙成友75岁,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他,家里却有两个病人需要照顾。每天清晨,孙成友早早起床给葛玲娣和王立军准备早餐,等他们醒了帮着他们洗漱,并把早已准备好的早餐摆在他们娘俩面前,给妻子喂药、喂饭、擦身等成了孙成友每天的必修课。王立军吃饭时会淘气地把饭弄得满桌子都是,孙成友从不发火,他总是把桌子收拾干净,再拿起勺子慢慢喂王立军吃饭,遇到王立军耍性子,他就耐心地陪其说话,控制王立军的情绪,让王立军安静下来。

      把葛玲娣和王立军安顿好,孙成友便急急忙忙地上街买菜和生活用品,每次他都会购买一周的蔬菜和一个月的生活用品,以便于在家中多照顾他们娘俩,防止他外出时娘俩发生意外。

      孙成友无微不至的照顾让葛玲娣很欣慰,但终究还是没能挽回葛玲娣的生命。2016年7月,葛玲娣永远离开了孙成友,离开了她患病的儿子

        相守 视如己出

      “她走的时候嘱咐我,希望我能给‘傻子’找个好归宿。”孙成友说,妻子去世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王立军,“傻子”是王立军的别名,是他的姥姥给起的,也是一家人叫了20多年的称呼。就是这个不中听的名字,孙成友叫起来却又显得那么亲切。

      料理完妻子的后事,孙成友和葛玲娣的子女都相继回到各自家中,空旷的房间里只剩下了孙成友和“傻子”王立军。一个是年近八旬的老人,一个是智力只有几岁的残疾人,这个家还能维持下去吗?当邻里私下里猜测孙成友和继子的归宿时,孙成友却不以为然,“葛玲娣生前想让我送‘傻子’去福利院,我没同意,我会照顾好‘傻子’的。”

      孙成友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妻子去世后,照顾王立军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,他们在朝夕相处中也越来越有默契。今年春节,孙成友带着儿子去给葛玲娣的母亲拜年,走时,王立军的姥姥要孙成友留下王立军住几天,犹豫片刻后,孙成友答应了老人的请求,可孙成友离开不到两个小时,便接到了王立军姥姥的电话,说王立军发现孙成友走了,一直闹着要找父亲。“‘傻子’现在是我最重要的人,我想,在他眼里我也是他最亲的人,我们谁都离不开谁。”孙成友说,只要有他在,“傻子”就有家。(石嘴山日报记者 周丽华)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